「從洪聖古廟看鴨脷洲的演變」講座

日期

2024年8月31日(周六)

活動時間

下午2時30分至4時30分

地點

香港仔石排灣邨香港青年協會賽馬會媒體空間M21

活動內容

項目內容

活動概要

漁家嚮導主辦公眾講座「從洪聖古廟看鴨脷洲的演變」講座,兩位講者:鴨脷洲街坊同慶公社值理鄭穩洲、香港史學會理事施志明博士,細談洪聖古廟和鴨脷洲社區的歷史故事。

鴨脷洲洪聖古廟推算已有逾250年歷史(廟內古鐘刻有1773年),廟前有一對龍柱,相傳龍柱之所以建成,是希望藉此抵擋源自「虎地」、即對岸舊香港仔警署所處小山丘的煞氣。

施志明博士曾考究此說法,他在講座中分享了一份1908年香港政府檔案,那是當時鴨脷洲街坊去信工務司(Director of Public Works) 的英文翻譯本,提及廟前的flag staff(旗桿)在1888年曾遭颱風損毀,街坊於是籌錢再建造豎立新的,但未事先徵求政府許可,街坊之後收到工務司的指示要拆除。街坊在信中指出,拆除會破壞洪聖古廟的風水,要求保留。

工務局回信街坊,答應讓two pillars(兩條柱)保留,但街坊每年要付1元租金予政府。政府日後可隨時收回該土地,鴨脷洲居民不會得到賠償。

施志明認為,檔案提及的flag staff、two pillars是指龍柱,並提出他的觀點:「信中顯示龍柱早於1888年已建成,而香港仔警署是在1891年才落成。因此,龍柱的興建並非為了抵擋香港仔警署下山虎煞氣。而此說法之流傳,是為了證明龍柱是『自古以來』已有的產物。」

那麼,究竟古人當年為何要建龍柱?它與洪聖古廟的風水又有何關係?施志明指或許是確保廟前空間(風水上的「明堂」),又或者是吸引信眾的標記,惟仍有待研究。有講座參加者提出,由於洪聖古廟對著大海,龍柱可能是用來抵擋潮水湧岸,以保廟宇平安。

兩位講者亦提及,過往龍柱大約每30年便要更換,它在1962年颱風溫黛襲港期間被吹倒、1989年龍柱再被更換。現有的一對建於2015年,因2014年颱風海鷗襲港期間吹倒舊有的。 

昔日籌建龍柱的街坊,包括來自同慶公社的成員。鄭穩洲表示,公社1880年已存在,當年成員主要是鴨脷洲的商人、士紳。公社值理之產生,是在洪聖神前杯卜,以勝杯多為總值理,其次為副總值理和值理。

同慶公社的主要工作,是每年農曆二月十三日的洪聖誕舉辦賀誕慶祝活動。公社成員昔日會按其籍貫,輪流負責賀誕事宜,三年為一循環(例如今年東莞、明年寶安、後年雜江(即其他各縣))。近年,洪聖誕引入不同支持機構,已發展成香港的一個大型節慶活動,其巡遊吸引中外遊客來到鴨脷洲觀賞。

鄭穩洲希望未來可引入更多青年參與,令慶祝洪聖誕這個社區傳統可以注入新元素,並得以代代相傳。他預告明年洪聖誕也會有創意活動,歡迎大眾來鴨脷洲參加。

 

日期

2024年8月31日(周六)

活動時間

下午2時30分至4時30分

地點

香港仔石排灣邨香港青年協會賽馬會媒體空間M21